最新资讯
最新会员资讯
资讯
苏州上半年完成融资担保273亿
发布时间:2010-7-15 9:39:33 点击数:2062
今年以来,经历了金融危机严峻考验的苏州融资担保业,逐步步入成熟期,走上了规范有序高效的快速发展轨道,呈现出“数量不断增加,规模快速增长,功能初见成效”的良好态势,为缓解中小企业贷款难、担保难发挥了积极作用。其发展呈现如下几个特点。
1、担保规模快速增长。
至今年6月底,全市融资担保业已累计为3万多户中小企业提供4.9万多笔总额达1433亿元的融资担保。其中:今年上半年新增贷款担保额27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50.8%;期末在保余额39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67.9%。在70多家已正常开展融资担保业务的担保公司中,历年累计担保金额超20亿元的有20家,其中超50亿元的8家,超100亿元的1家,担保规模名列全省第一。
2、注册资本不断增加。
截止今年6月底,列入行业管理的担保公司96家,注册资本126亿元,户均注册资本增至1.3亿元。其中:政府国有资本全部或部分出资的14家,民资61家,外资1家。在126亿元注册资金中,国有资本出资25.6亿元,民营资本出资99.4亿元,外资1亿元,分别占全市注册资金总额的20.3%、78.9%和0.8%。一个政府引导、国资推动、民资为主、外资参与、市场运作的苏州融资担保业多元化投资格局得以强化。
3、管理水平日益提高。
近年来,各担保公司通过学习借鉴金融机构的管理经验、加强从业人员的岗位培训、注重风险防范等举措,在强化管理、规范经营、严控风险上得到了不断完善和提升,取得了明显成效,代偿率均在0.2%以下,运行质量在国内同行中始终保持较好水平。苏州国发、苏州农业担保公司在今年全省统一进行的担保公司信用评级中,双双获得AA+全省最高信用等级。
4、担保体系逐步建立。
在各级政府的推动下,全市再担保体系建设已稳步推进,目前,苏州市区、工业园区、沧浪区及吴江市、太仓市已先后设立了再担保基金或再担保公司,总额达4.85亿元,为今后建立市级再担保公司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苏州融资担保业能迅速克服金融危机的影响,保持健康向上的发展态势,其主要原因:
一是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中小企业促进法》实施以来,特别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后,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始终把扶持融资担保业发展作为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措施,出台了一系列支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发展的扶持政策,通过国资引导、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手段大力营造融资担保业发展环境,增强了担保公司融资担保能力和风险防范能力,提振了担保机构服务中小企业的信心。
二是金融机构的大力支持。苏州金融生态区建设为融资担保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银保合作基础。各担保公司在业务流程、制度管理、岗位设置、风险防范、信息查询等方面都借鉴银行的经验、得到了银行的帮助。
三是中小企业的发展需要。目前,全市中小企业超过16万家,个体工商户超过32万户,私营个体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巨大融资需求,为担保公司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中小企业不断增强的诚信守法意识,为担保公司可持续经营提供了信用保障。
四是企业自身的积极努力。近年来,面对全球金融危机的严峻挑战,各担保公司始终坚持服务中小企业的宗旨,以助增长促发展为己任,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创新服务理念,加大担保力度,强化内部管理,履行风险承诺,在变化中找机遇,在逆境中求发展,赢得了政府的支持、银行的信任和广大中小企业的赞许。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苏州融资担保业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是银保合作仍处弱势。银保风险共担机制尚缺,绝大部分担保公司在银保合作中承担100%的风险责任。此外,在办理担保手续时,银行一般都要求担保公司按担保金额缴存一定比例的保证金,有的高达20%,不少担保公司则通过向企业收取担保保证金的方式进行转嫁。
二是服务效果有待提高。服务面不宽,全市受过担保服务的中小企业仅3万多家,辐射面不到20%,微小企业贷款难、担保难问题仍然很突出。服务手段单一,主要以短期流动资金贷款担保为主,难以满足广大中小企业中长期、多形式的融资需求。
三是行业发展尚待规范。多年来,在政府主管部门的监管和行业自律的作用下,纳入行业管理的担保公司经营都比较规范,但个别担保公司也存在抽离或者挪用资本金、提供关联担保,特别游离于行业管理之外的担保公司,主要从事高利贷等违法行为,严重损害了融资担保业的整体形象。以上这些问题有待于我们在下一步的工作中严格按照国家出台的《融资性担保公司管理暂行办法》监督管理,切实加以解决。
(苏州市融资担保业商会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