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资讯
最新会员资讯
资讯
纺织行业发展前景与担保风险规避研究
发布时间:2010-11-2 10:38:22 点击数:2478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上半年,纺织行业产量快速增长,出口大幅回升,各地投资热情高涨,行业效益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据中国纺织行业协会调查,大部分企业家对行业上半年的发展看好,没有近忧,但下半年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和生产要素成本的大幅上升给他们带来了远虑。
一、2010年上半年纺织行业形势分析
整体看来,上半年纺织行业基本表现良好,质量、效益稳步提升,各项指标大多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为全年经济健康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一)产销值稳步增长,但增速放缓。
(一)产销值稳步增长,但增速放缓。
1-6月,全行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1171.14亿元,同比增长25.45%,较上年同期提高19.01个百分点;实现销售产值20661.79亿元,同比增长25.94%,较上年同期提高19.55个百分点。上半年行业产销比为97.59%,同比上升0.31个百分点,产销衔接一直较好。主要产品产量增长放缓,1-6月,化纤增长13.43%,较上年同期提高2.86个百分点,但增速自2010年初以来已连续4个月下行;纱增长16.96%,较上年同期提高7.56个百分点,但增速已连续4个月下行;布增长16.40%,较上年同期提高16.24个百分点,已连续3个月下行;服装增长17.68%,较上年同期提高13.98个百分点,增速小幅波动。
(二)投资、就业继续回升,区域结构调整步伐不断加快。
1-6月,全行业投资总额累计1652.56亿元,同比增长22.61%,较上年同期提高16.26个百分点,增速持续回升。全行业新开工项目4491个,累计增长14.27%,增速较上年同期下降7.77个百分点,其变化呈现波动特点。中西部地区投资增长显著,1-6月中部、西部地区投资额同比分别增长46.72%、59.97%,较东部地区明显高出41.05、54.31个百分点,中西部地区新开工项目同比分别增长42.60%、34.01%。
(三)出口持续恢复,出口结构优化。
(三)出口持续恢复,出口结构优化。
海关快报数据显示,1-6月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达888.78亿美元,累计同比增长22.04%,增速较上年同期提高了33.10个百分点。其中纺织品累计出口额356.52亿美元,同比增长32.31%,服装累计出口额532.26亿美元,同比增长16.02%,纺织品的出口恢复速度明显高于服装。从单月看,6月当月纺织品服装出口额186.65亿美元,同比增长33.83%,较金融危机前的峰值仅仅低了0.19亿美元。
全球的需求基本呈现恢复性增长。与去年同期相比,欧盟和东盟两个市场呈现出较为明显的恢复性增长。欧盟市场的主要增长点是棉制服装,其对我国棉制服装出口贡献率达到26.41%;东盟市场的增长点则集中在棉纺织品,其对我国棉纺织品的出口贡献率达到7.32%,分别列这五大贸易市场之首。此外,美国市场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恢复,尤其是棉制服装的出口,同比增长了42.73%。受国内经济不景气的影响,日本市场则继续下滑,仍然呈现出负增长的态势。
国际贸易市场本身的恢复加上产品出口结构的微调,表明我国棉纺织品出口的确有了好转的迹象,但人民币的被迫升值以及愈演愈烈的贸易保护主义就像是悬在出口企业头上的两把利剑。因此这种好转的趋势能否继续,成为每个出口企业忧虑的事情。
(四)内需市场保持旺盛,行业内销贡献率持续增强。
国际贸易市场本身的恢复加上产品出口结构的微调,表明我国棉纺织品出口的确有了好转的迹象,但人民币的被迫升值以及愈演愈烈的贸易保护主义就像是悬在出口企业头上的两把利剑。因此这种好转的趋势能否继续,成为每个出口企业忧虑的事情。
(四)内需市场保持旺盛,行业内销贡献率持续增强。
1-6月,内销产值同比增长28.26%,同比提高了17.55个百分点,内销占比为81.58%,同比继续提高1.35个百分点。1-6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8.2%,其中限额以上服装鞋帽、针纺织品零售额同比增长23.8%;1-5月,全国百家重点零售企业服装类、针纺织品类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23.84%、14.79%,同比分别提高了13.94、10.91个百分点。一季度城镇、农村家庭人均衣着消费支出分别为453.14元、99.93元,同比分别增长13.92%、18.95%。
(五)运行质量稳步提升,利润增长较快。
(五)运行质量稳步提升,利润增长较快。
1-5月,全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劳动生产率为37.83万元/人,同比提高了24.87%,化纤业居首位,其次是纺机业。全行业三费比例为6.03%,同比下降0.4个百分点,其中麻纺、纺机行业降幅较大。全行业利润率为4.43%,同比提高了0.91个百分点,总资产贡献率11.46%,同比提高2.08个百分点。1-5月,行业累计实现利润总额719.01亿元,同比增长61.10%,增速较上年同期提高了61.24个百分点,虽然较1-2月回落13.48个百分点,但仍然处于历史高位。各子行业对全行业利润增长均发挥了正向拉动作用,处于前三位的分别为棉纺、化纤、服装。
二、上半年行业形势下导致的市场反应分析
(一)原料延续上扬态势
1、 棉花价格先微跌后大涨。2009年第一季度是行业最困难的时期,之后行业呈现快速复苏,到2010年第一季度,尤其元宵节之后,原棉价格大幅攀升,标准级棉花平均价格同比上涨了33%。
影响棉花价格的主要因素有:2009年国家统计局公布棉花产量640万吨(国家相关部门公布700万吨),大幅减产造成资源的紧缺;下游需求买涨不买跌的心理导致纺织市场的快速回暖,近期国内外纱布订单明显增多,纱价跟涨,助推棉价;新疆棉运输难,加剧了市场资源的有效供给。据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3月17日对29家企业调查,就有30万吨棉花等待运输,不仅占用了企业的流动资金,增加了企业的经营成本和经营风险,严重的造成了停产;非市场因素炒作气氛浓厚;进口棉花价格同步上升。
2、 粘胶短纤价格一路上升,涤纶短纤小幅振荡。市场上与粘胶短纤混纺产品逐步增多,带动了产品的需求,使得价格不断上涨,同时上游原料棉籽棉浆粕价格的上涨也是影响因素之一,2010年第一季度代表品种平均指数较上年同期增长了57.78%。涤纶短纤仍有小幅振荡。在1月上涨之后,春节期间呈现小幅回落,一定程度受石油价格涨跌的影响。随着市场新产品的不断发展,需求也有一定的增长,但成交相比粘胶和棉花两个市场较为清淡。
3、纱布市场受上游原料和需求的硬性拉动而上涨。纱线市场不仅价格呈现出快速上升的趋势,销售也呈现出一片火爆景象。一方面上游棉花、粘胶短纤和涤纶短纤价格以及劳动力成本上涨,都拉动纱线价格的上涨;另一方面织厂为了降低接收下游订单的生产成本,在纱线价格上升的时期,要增加自身的库存量,因此购纱积极性提高,导致市场成交活跃。另据了解,纺纱厂开工率不足导致纱线出现一定程度的供应紧张,有些企业反映国内购纱困难,不得不进口纱线,2010年1~2月我国纱线进口贸易呈现大幅增长,棉纱进口量同比增长了70.19%。32支普梳纱线2010年一季度平均价格较上年增长了26%。
4、坯布市场与以往表现有些不同,跟涨速度稍快一些,2月底结束价格稳定时期,开始呈现快速上涨,几乎一天一个价格,但涨幅受下游市场订单价格的影响而受一定的限制,CGC32指数2010年第一季度同比增长了15.28%,相对纱厂而言,布厂对原料上涨的消化能力较弱,如果棉花价格继续上涨,织造企业接单将收影响,企业经营压力也大。
(二)各地投资快速增长
2010年1~2月,全国棉、化纤纺织加工业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1496.39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29.63%;主营业务利润(含三费)162.44亿元,同比增长高达53.98%;企业亏损面为15.86%,较去年同期下降5.27个百分点,且亏损金额同比下降了38.46%,可见企业扭转亏损局势的趋势逐步明朗,较之相比赢利企业的赢利额同比增长62.33%,改变了去年赢利额同比为负数的局势。此外,与去年同期金融危机时企业资金紧张的形势相比,在目前市场形势向好、产销率同比提高的情况下,企业的存货同比增长了16.09%。
根据2008~2010三年同期主要经济指标对比,2010年全国棉、化纤纺织加工业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幅度小于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幅度,同时利润总额较去年同期翻了一番,利润率也接近去年同期水平的两倍。一方面企业通过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和对生产设备进行技术改造来提高劳动生产率,推动企业利润率的提升;另一方面非营业性收入带来的利润仍占有很大的比重,对企业利润总额起到了一定的支撑作用。
与2008年同期相比,除出口交货值有所减少外,其他上述三个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主营业务收入增长28.52%,利润总额增长82.70%,利润率增长增长1.29个百分点。
利润总额同比大幅增长。2010年1~2月,全国棉、化纤纺织加工业规模以上企业利润总额64.95亿元,较去年同期翻了一倍之多,同比增长达105.78%。由于去年同期基数较小,高增长率并不能说明行业已经完全走出金融危机的阴影,市场前景不能过于盲目乐观,还有一部分可能是企业户数的增长,同时还更应多关注其他指标;规模以上企业工业总产值与去年同期相比只增长29.53%,由此可见,企业的利润仍较为依赖于非主营业务以及其他投资收益,延续了去年的态势。
2010年1~2月,全国棉、化纤纺织加工业固定资产实际完成投资52.8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0.95%,与2008年同期相比增长2.19%,因2009年同期基数较小,故增长率略显过高。新开工项目127项,比去年同期增长30.93%,较2008年同期增长17.59%。目前市场上产销两旺的形势拉动了投资者的积极性。从实际完成投资情况看,东部、西部投资分别占比60.1%、和9.8%,较去年四季度分别增长5.6个百分点和2.1个百分点;中部投资占比30.1%,较去年四季度减少7.68个百分点。
受新开工项目增长的影响,江苏省、河南省和山东省实际完成投资额较多,其中江苏省占到投资总额的34.5%;较去年同期相比,增长速度最快的依次为新疆自治区、重庆市和江苏省,其中前两者均属西部地区,但由于去年同期基数较少,增速较为明显。从新开工项目数上看,东部、西部分别占到全国新开工项目总数的55.9%和12.6%,较去年四季度分别增长了3.8个百分点和4.8个百分点;中部投资占比31.5%,较去年四季度减少了8.5个百分点。
1、 棉花价格先微跌后大涨。2009年第一季度是行业最困难的时期,之后行业呈现快速复苏,到2010年第一季度,尤其元宵节之后,原棉价格大幅攀升,标准级棉花平均价格同比上涨了33%。
影响棉花价格的主要因素有:2009年国家统计局公布棉花产量640万吨(国家相关部门公布700万吨),大幅减产造成资源的紧缺;下游需求买涨不买跌的心理导致纺织市场的快速回暖,近期国内外纱布订单明显增多,纱价跟涨,助推棉价;新疆棉运输难,加剧了市场资源的有效供给。据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3月17日对29家企业调查,就有30万吨棉花等待运输,不仅占用了企业的流动资金,增加了企业的经营成本和经营风险,严重的造成了停产;非市场因素炒作气氛浓厚;进口棉花价格同步上升。
2、 粘胶短纤价格一路上升,涤纶短纤小幅振荡。市场上与粘胶短纤混纺产品逐步增多,带动了产品的需求,使得价格不断上涨,同时上游原料棉籽棉浆粕价格的上涨也是影响因素之一,2010年第一季度代表品种平均指数较上年同期增长了57.78%。涤纶短纤仍有小幅振荡。在1月上涨之后,春节期间呈现小幅回落,一定程度受石油价格涨跌的影响。随着市场新产品的不断发展,需求也有一定的增长,但成交相比粘胶和棉花两个市场较为清淡。
3、纱布市场受上游原料和需求的硬性拉动而上涨。纱线市场不仅价格呈现出快速上升的趋势,销售也呈现出一片火爆景象。一方面上游棉花、粘胶短纤和涤纶短纤价格以及劳动力成本上涨,都拉动纱线价格的上涨;另一方面织厂为了降低接收下游订单的生产成本,在纱线价格上升的时期,要增加自身的库存量,因此购纱积极性提高,导致市场成交活跃。另据了解,纺纱厂开工率不足导致纱线出现一定程度的供应紧张,有些企业反映国内购纱困难,不得不进口纱线,2010年1~2月我国纱线进口贸易呈现大幅增长,棉纱进口量同比增长了70.19%。32支普梳纱线2010年一季度平均价格较上年增长了26%。
4、坯布市场与以往表现有些不同,跟涨速度稍快一些,2月底结束价格稳定时期,开始呈现快速上涨,几乎一天一个价格,但涨幅受下游市场订单价格的影响而受一定的限制,CGC32指数2010年第一季度同比增长了15.28%,相对纱厂而言,布厂对原料上涨的消化能力较弱,如果棉花价格继续上涨,织造企业接单将收影响,企业经营压力也大。
(二)各地投资快速增长
2010年1~2月,全国棉、化纤纺织加工业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1496.39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29.63%;主营业务利润(含三费)162.44亿元,同比增长高达53.98%;企业亏损面为15.86%,较去年同期下降5.27个百分点,且亏损金额同比下降了38.46%,可见企业扭转亏损局势的趋势逐步明朗,较之相比赢利企业的赢利额同比增长62.33%,改变了去年赢利额同比为负数的局势。此外,与去年同期金融危机时企业资金紧张的形势相比,在目前市场形势向好、产销率同比提高的情况下,企业的存货同比增长了16.09%。
根据2008~2010三年同期主要经济指标对比,2010年全国棉、化纤纺织加工业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幅度小于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幅度,同时利润总额较去年同期翻了一番,利润率也接近去年同期水平的两倍。一方面企业通过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和对生产设备进行技术改造来提高劳动生产率,推动企业利润率的提升;另一方面非营业性收入带来的利润仍占有很大的比重,对企业利润总额起到了一定的支撑作用。
与2008年同期相比,除出口交货值有所减少外,其他上述三个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主营业务收入增长28.52%,利润总额增长82.70%,利润率增长增长1.29个百分点。
利润总额同比大幅增长。2010年1~2月,全国棉、化纤纺织加工业规模以上企业利润总额64.95亿元,较去年同期翻了一倍之多,同比增长达105.78%。由于去年同期基数较小,高增长率并不能说明行业已经完全走出金融危机的阴影,市场前景不能过于盲目乐观,还有一部分可能是企业户数的增长,同时还更应多关注其他指标;规模以上企业工业总产值与去年同期相比只增长29.53%,由此可见,企业的利润仍较为依赖于非主营业务以及其他投资收益,延续了去年的态势。
2010年1~2月,全国棉、化纤纺织加工业固定资产实际完成投资52.8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0.95%,与2008年同期相比增长2.19%,因2009年同期基数较小,故增长率略显过高。新开工项目127项,比去年同期增长30.93%,较2008年同期增长17.59%。目前市场上产销两旺的形势拉动了投资者的积极性。从实际完成投资情况看,东部、西部投资分别占比60.1%、和9.8%,较去年四季度分别增长5.6个百分点和2.1个百分点;中部投资占比30.1%,较去年四季度减少7.68个百分点。
受新开工项目增长的影响,江苏省、河南省和山东省实际完成投资额较多,其中江苏省占到投资总额的34.5%;较去年同期相比,增长速度最快的依次为新疆自治区、重庆市和江苏省,其中前两者均属西部地区,但由于去年同期基数较少,增速较为明显。从新开工项目数上看,东部、西部分别占到全国新开工项目总数的55.9%和12.6%,较去年四季度分别增长了3.8个百分点和4.8个百分点;中部投资占比31.5%,较去年四季度减少了8.5个百分点。
三、2010年盛泽纺织市场分析
(一)盛泽市场上半年行业形势
(一)盛泽市场上半年行业形势
据盛泽镇经济服务中心的统计,盛泽镇上半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13.68亿元,同比增长17.61%;实现工业开票销售额265.98亿元,同比增长35.41%;实现一般预算收入6.81亿元,同比增长25.04%,迎来了全球金融危机后的首次爆发式增长。据有关部门统计,今年上半年盛泽纺丝产量达到93万吨,同比增长17.5%;聚酯切片产量为15.8万吨,同比增长155%;各类纺织品产量预计31亿米,同比增长8.7%;全镇印染总量约8.98亿米,同比增长18.9%。上半年纺织行业形势好主要是五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外贸需求的拉动,上半年盛泽纺织品出口量不断上升,尤其是来自欧美的订单数量大增,恒力等企业的化纤产品出口量较大,新吴等企业的纺织品直接出口增长50%左右。外贸行情火爆还有国外客户由于人民币升值预期提前下单的原因;二是国内需求延续了去年以来稳定较快的增长势头,服装业生产规模扩大,织造企业加快发展,内需市场的繁荣成为纺织业兴旺的一个重要支撑;三是盛泽经过去年的大幅投入,一些技改项目开始发挥重要作用,特别是化纤行业产量大幅增加,同时盛泽纺织品市场火爆还与浙江等地企业限电限产有关;四是盛泽纺织企业自主创新意识增强,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提高,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五是盛泽纺织产业链完整,配套优势明显,产品质量稳定,单位成本较低,很多企业在行业内树立了品牌,产品在国内市场供不应求。
(二)市场预测
今年的形势看似火爆,但也存在很多风险,由于人民币升值预期,许多国外大的订单不敢接,原料一天一个价,织造企业实际上是为化纤企业打工,当前已经出现了订单减少的现象。中国东方丝绸市场协会有关人员认为,当前形势是异常的好,但必须谨慎看待下半年的发展形势,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依然复杂,发展环境还存在许多不利条件,要谨防纺织业行情的从大起到大落。
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有:
一是原料成本上涨太快,产品利润被严重压缩。PTA每吨价格从去年6月到现在上涨了35.46%,棉纱上涨了42.11%,涤纶短纤上涨了11.49%,同时棉花、棉纱、厂丝等原料价格也在不断提高。今年国际市场原油价格没有上涨,而这一轮化纤原料价格上涨是因为下游拉动,而不是传统的上游推动。同时原料价格上涨并没有传导到下游,纺织品价格并没有大幅上扬,这样织造企业就存在很大的市场风险。有关专家建议企业密切关注PTA期货市场,通过期货市场调节原料价格风险。
二是人民币升值预期逐步加大。有关专家提出,人民币每升值一个百分点,纺织行业的净利润就会直接下降一个百分点,而纺织服装行业的平均净利润只有5%左右。目前人民币升值压力越来越大,对于利润低薄的纺织行业,人民币升值的压力日前显现,欧元的风险加大,也进一步增加纺织品出口的不确定性。
三是企业各项生产成本在增加,成本压力增大。今年以来,盛泽的纺织企业都是满负荷运转,也难以赶上客户订货的需求。另外,生产任务加大的同时也带来了招工难,工人工资大幅上涨,比去年同期增长20%左右。
四是资源、能源、环境压力明显增加。目前盛泽可利用的建设用地越来越少,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纺织业将面临土地资源、能源损耗、环保容量等方面的压力,特别是今年行情看好,许多企业新增大量纺织设备,带来了更大的环境压力。
四、2010年下半年纺织行业风险形势分析
一是原料成本上涨太快,产品利润被严重压缩。PTA每吨价格从去年6月到现在上涨了35.46%,棉纱上涨了42.11%,涤纶短纤上涨了11.49%,同时棉花、棉纱、厂丝等原料价格也在不断提高。今年国际市场原油价格没有上涨,而这一轮化纤原料价格上涨是因为下游拉动,而不是传统的上游推动。同时原料价格上涨并没有传导到下游,纺织品价格并没有大幅上扬,这样织造企业就存在很大的市场风险。有关专家建议企业密切关注PTA期货市场,通过期货市场调节原料价格风险。
二是人民币升值预期逐步加大。有关专家提出,人民币每升值一个百分点,纺织行业的净利润就会直接下降一个百分点,而纺织服装行业的平均净利润只有5%左右。目前人民币升值压力越来越大,对于利润低薄的纺织行业,人民币升值的压力日前显现,欧元的风险加大,也进一步增加纺织品出口的不确定性。
三是企业各项生产成本在增加,成本压力增大。今年以来,盛泽的纺织企业都是满负荷运转,也难以赶上客户订货的需求。另外,生产任务加大的同时也带来了招工难,工人工资大幅上涨,比去年同期增长20%左右。
四是资源、能源、环境压力明显增加。目前盛泽可利用的建设用地越来越少,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纺织业将面临土地资源、能源损耗、环保容量等方面的压力,特别是今年行情看好,许多企业新增大量纺织设备,带来了更大的环境压力。
四、2010年下半年纺织行业风险形势分析
今年上半年中国纺织行业各项指标大多实现了两位数增长。前6个月全行业实现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25.45%,销售产值增长25.94%。下半年市场形势从国际市场看,目前全球经济复苏的趋势已经比较明显,预计下半年将继续回升,但受主权债务危机等制约性因素影响,经济复苏态势将有所减慢。受此影响,下半年纺织行业出口将继续上升,但增速会较上半年回落,呈“前高后低”走势。
就国内市场而言,随着经济的继续快速增长、CPI涨幅的回落、财政政策的支持,内需有望持续增长,但受信贷、产业结构调整、房地产调控等政策对投资的影响,下半年内需市场存在一定的不确定因素。由于货币、汇率政策影响,以及原料、燃料动力、劳动力工资等生产要素价格不断上涨影响,未来中国纺织行业的发展将面临一定压力。
就国内市场而言,随着经济的继续快速增长、CPI涨幅的回落、财政政策的支持,内需有望持续增长,但受信贷、产业结构调整、房地产调控等政策对投资的影响,下半年内需市场存在一定的不确定因素。由于货币、汇率政策影响,以及原料、燃料动力、劳动力工资等生产要素价格不断上涨影响,未来中国纺织行业的发展将面临一定压力。
(一)人民币升值促使出口纺织品提价
9月16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再升69个基点至6.7181,这也是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连续第五个交易日创下2005年汇改以来的新低。自9月10日以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已经累计飙升636个基点。而不少机构预测,未来人民币升值的趋势有望延续。
有关人士预计今年人民币升值幅度在3%-5%之间,这一升幅对大多数企业来说已是其可承受范围的上限。
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的出口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冲击,而纺织服装作为对外依存度极高的行业,对于人民币汇率的变化比较敏感,尤其是行业内大量存在的中小纺企,由于缺乏议价能力,所能容忍的升值幅度较小,因此整个行业的出口将受到升值的不利影响。曾有权威测算称,人民币每升值1%,纺织业净利润率将会下降1%,而这对于利润率本身已经较低的纺织行业而言,将会进一步压缩其利润空间。业内还普遍预计,今年四季度纺织服装行业的出口复苏步伐将有所减慢。
(二)棉花涨价源于供不应求:相对于人民币升值给纺企带来的损失,棉花价格的连日飙升赫然成为纺企能否继续生存的“验金石”。
今年以来,棉花价格紧接着飙涨,不断刷新近10年来最高纪录。10月9日,棉花价格指数为22865元/吨,比国庆节后首日涨了300多元/吨。与9月初的18002元/吨相比,涨幅已超过20%。而一吨标准棉的价格也从去年9月的8000元左右,飙升至20000元以上,一年间足足涨了1.5倍。造成棉花价格一直上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据中国棉花协会通报,除了化肥、农药、种子等棉花种植成本上升因素,今年播种推迟、气象灾害等对棉花单产也有一定影响,棉花收购价格肯定高于去年;另一方面金融危机过后,国外订单猛增,棉花需求量大增,棉花产需之间就出现了缺口,从而促使棉价上涨。
有调查显示,受累于2008年的棉价低迷等原因,棉农种植信心受挫,种植面积减少。资料显示,2009年我国的棉花产量是640万吨,比2008年减产110万吨,下降幅度近15%。另一方面,去年新疆等棉花主产区由于气候灾害等原因减产近四分之一,进一步加剧了供求失衡的矛盾。同时,国际棉花供需变化也对国内棉价造成影响。据报道,全球棉花主产区受灾害因素的影响,产量下降,印度减少棉花出口,美元走低又带动棉花期货价格走高,这些叠加性因素助推了中国的棉花价格走高。此外,棉价上涨,也引起了游资炒作和棉农惜售现象。
另外,需求也是棉价上涨的一大原因。我国纺织工业延续去年下半年的企稳回升态势,2010年1-2月份国内纱线产量同比有较大幅度上升,同比上涨26.52%,企业开工率和订单情况均远远好于去年同期。
此外,棉花的需求缺口也引发了一部分人的炒作行为,加快棉花价格上涨。国内棉花历来暴涨暴跌,关键原因是一些加工领域、流通领域和棉纺企业总是期待低价囤棉从而牟利,使得企业和社会库存急剧变化,导致棉价暴涨暴跌。
今年以来不仅往年参与棉花炒作的资金依旧,而且有新增资金加入,明显表现就是一些资金通过现货市场囤货,在期货市场获取暴利。在市场所谓预期和资金的参与下,棉价飞涨成为必然。
由于前期纺织行业回暖快,行业景气,国内纺织企业的库存量也处于低位,部分纺织企业的库存一般都在半个月到一个月的用量。棉花价格的持续暴涨,使得这些纺织企业感到恐慌。一些小型的棉纺企业,由于议价能力低,面临着两难的窘境:上游棉花产地的高价进货,下游外贸企业不敢接单。同样,外贸企业也面临着“有单不能做”的困境。坯布价格上涨使利润空间不断被压缩,原本议好的10%利润空间可能一下子被压缩到5%,甚至亏本。这次棉价的上涨不只威胁到小型纺企,同样也对有实力的上市公司产生了影响。多数纺企上市公司表示,将会提高产品价格来应对棉花价格的上涨。
综上,由于2009年初行业运行受金融危机影响跌至谷底,下半年市场需求出现弥补性增长,企业订单回升。市场需求回旺有利于困难企业摆脱困境,但与此同时,订单回升使原材料涨价、劳动力紧缺等困难再次浮现。而在需求向好的情况下企业能否坚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决心,国家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有关政策能否落到实处,且纺织行业还将接连承受人民币升值与棉花价格升值的双重打压。业内悲观人士甚至认为,纺织业将陷入大面积减产或停产状态。我们认为,纺织行业虽然是永续发展的行业,但是整个行业仍存在一些严峻问题,而且外部不确定因素仍然存在,加大了行业运行风险。
五、担保机构担保风险规避
针对纺织行业的发展前景,应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具体担保风险规避方案。
(一)担保对象的选择
应重点支持经营稳健、有稳定上下游关系,订单持续的生产型企业,关注各银行对其的资信评级和授信额度,关注总体负债程度,回避资信评级较差、总体负债程度高的企业。应优先支持注册资本 充盈,市场份额排名前列的企业作为担保对象或反担保对象。
(二)反担保方式的选择
房地产作为反担保抵押物的主要形式在担保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应根据各企业的实际经营状况灵活掌握,如引入中远物流等合格第三方参与担保项目,设立“融通仓”、“仓单质押”等融资平台,并加强与当地行业协会、政府合作,及时了解行业动态,鼓励引导企业健康发展,控制担保风险。
(三)限制被担保企业的投机行为
担保机构应关注被担保企业盲目扩张的投资行为,对不符合自身消化能力的投机行为进行适度引导和限制。对低水平重复建设、附加值较低的产品过度投入的企业,应限制其资金的投入,避免在行业大起大落的过程中风险集中暴露。
(四)时时关注盛泽“50指数”,调整新增项目投入力度
盛泽“50指数”从时序上反映了盛泽地区纺织产业发展的总体状况。从某种意义上讲,也反映了企业的景气状况。它是以盛泽地区生产规模最大或者较大的50家丝绸化纤织造企业的净现金流为依据,按月度统计发布。盛泽50指数反映了盛泽地区主要企业的经营效益波动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业竞争能力的变化。盛泽“50指数”采用定基指数法,即以2007年8月为基准期,从纵向的角度提供一个标杆,为企业和市场研究人员提供一个参考基准,也应成为公司今后在纺织行业新增项目时应关注的重要参数。
来源:苏州国发担保公司